(一)服务方案
在综合分析区内已有的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以及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资料的基础上,在勘查区内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具体如下:
1、详细进行地温调查,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基本查明勘查区的地层结构、岩浆岩分布与控热构造,各热储的岩性厚度、分布、埋藏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2、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地热钻探或探采结合钻井工程,查明其地层结构、热储及其盖层的地热增温率;主要热储特征(渗透性、有效空隙率等)、地热流体温度、压力、产量及化学组分等。
3、进行地热井抽水试验,了解流体动力场变化特征,为确定合理的开采生产井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4、对地热流体动态(开采量、水头压力、水温、水质)进行长期观测,掌握其年内或多年的动态变化特征。
5、根据地热钻井测试资料、年动态监测及经验参数,采用热储法详细计算勘查区内的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提交地热资源勘查报告,其成果满足地热资源开采设计的需要。
(二)服务标准
1、《地热地质勘査规范》(GB/T11615-2010);
2、《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DZ/T0331-2020)
3、《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O171-1997);
4、《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3-97);
5、《工程测量规范》(GB/T50026-93);
6、《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三)质量标准
提交的成果满足地热资源管理的需要,满足地热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需求。
(四)技术参数
地热钻探孔的设计、施工、钻进中的地质编录与完井的各种测试应满足查明勘查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性、地温变化、热储的渗透性、地热流体压力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取得代表性计算参数的需要。
另外,地热钻井应保持垂直,相应深度的井斜控制为:深度300m内(开采井泵室段)不大于1°,1000m内不大于3°,2000m内不大于7°,2000m 以上终孔不大于10°;井深误差不大于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