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常德经开区东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常德市市民之家 邮编:415000
联系电话:******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常德经开区东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建设局 |
建设地点 |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
环评单位 | ******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建设局拟投资19498.92万元,在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常德经开区东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本期工程规模为2.0万m3/d。本项目服务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一期范围,另外包括海利化工、瑞冠生物和云港生物共3家涉化企业,服务范围内企业生产及生活废水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本项目进一步处理。本项目与德山污水处理厂共用入河排污口,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的尾水经专管通过德山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排入东风河。 本项目农药废水采用“均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工艺,含重金属或医药废水采用“均质调节池+芬顿反应+混凝沉淀池”预处理工艺;混合污水采用“均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采用“多级AO生化池+二沉池”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Fenton催化氧化+高效沉淀池+V型砂滤池+活性碳吸附”处理工艺,且考虑中水回用系统位置;消毒工艺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污泥脱水采用“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高压隔膜压滤机”处理工艺;除臭采用“生物除臭”处理工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施工期治理措施:加强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按照《常德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常建通〔2017〕50号)中相关规定执行。落实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施工期废水达标排放。通过在工地四周设围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夜间作业等措施,将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施工产生的渣土、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规定的地点进行堆放或填埋。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为污水处理工程,接纳服务范围内企业已预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进一步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东风河。污水处理工艺为:农药废水采用“均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工艺,含重金属或医药废水采用“均质调节池+芬顿反应+混凝沉淀池”预处理工艺;混合污水采用“均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采用“多级AO生化池+二沉池”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Fenton催化氧化+高效沉淀池+V型砂滤池+活性碳吸附”处理工艺;消毒工艺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服务范围内企业废水须预处理达到本项目进水水质要求后方可排入。本项目须在进水口设置在线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进水水质、水量。本项目建设投运后,有利于园区企业废水按规范要求排水,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对主要臭气产生单元进行密闭,并将臭气抽送至专门的生物除臭设施,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后经15m高排气筒外排。厂界外设置100m的防护距离。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采取隔声和消声措施,经预测,项目厂界四周的场界噪声排放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5)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主要从源头控制、分区防渗、跟踪监测等方面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废水产生量、设备管道做好防漏措施,制定定期检查制度等。调节均质池、事故池、水解酸化池、多级AO生化池、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危废暂存间等重点防渗区按照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实行防渗,架空管道、污泥脱水间、机修间等一般防渗区按照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实行防渗,厂内其他区域进行地面硬化。 (6)固废治理措施:本项目产生污泥、压滤机废滤布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判断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机废滤布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若不属于危险废物,产生污泥从脱水机房(含水率小于60%)后,与压滤机废滤布一同运至开发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或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送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由运输车装运,日产日清,处置方式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企业应做好产生、处置方式及去向的台账记录。含油废物、检测废液等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膜、废包装材料可外售或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