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序号7)已完成整改,并通过市级验收。根据《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的具体措施(试行)》(鄂环督〔2022〕8号)、《关于加强荆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验收销号管理的通知》(荆环督专办〔2023〕2号)有关要求,现将该问题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问题
秸秆禁烧“重堵轻疏”,地方政府没有从“三农”工作全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层面系统谋划,负责综合利用的职能部门责任没上肩,在低茬收割管控、粉碎还田技术指导等方面作为不够。
二、整改目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机收留茬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秸秆相关农机具应补尽补。
三、整改措施
1.出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加大秸秆收储利用企业培育,促进秸秆离田利用。
2.组织开展低茬机收技术培训及宣传工作;印发荆门市水稻秸秆低茬机收工作方案;对全市域秸秆相关农机具按国家政策优购优补、应补尽补;加大农机执法、巡查监管力度。
3.在农作物集中收割期加强对收割农机具的组织引导及管控。
四、整改完成情况
(一)整改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局认真谋划部署农作物低茬机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提前部署、制定方案、宣传培训、督办检查等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特色县项目资金1201万元,其中沙洋县、京山市被纳入重点县,东宝区被纳入特色县。培育市场主体达到180家,比上年增加21家,收储能力达到114万吨。2023年,全市秸秆产生量382.6******居全省第4位。2024年,预计全市秸秆产生量388万吨,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约300万吨,综合利用率预计超过95%。
(二)整改措施完成情况
******农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早谋划确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重点,出台了《荆门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荆门市“三夏”机收工作方案》《2024年荆门市水稻低茬机收作业实施方案》等,各县(市、区)也分别制定了县级工作方案。同时,制定了《荆门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了市级乡村振兴考核。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2024年,积极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特色县项目资金1201万元,其中沙洋县、京山市被纳入重点县,东宝区被纳入特色县。争取市级财政资金52万元,用于奖励中心城区东宝、掇刀、漳河新区的相关合作社及农机发展中心购置机具奖励、水稻低茬机收奖励、秸秆还田作业奖励、科技应用奖励等。京山市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的基础上,统筹农口资金750万元,用于补贴翻耕参与整治武荆沿线京山段秸秆焚烧隐患点的合作社,补贴标准为深翻耕每亩45元,秸秆离田每亩25元;发放打捆机补贴资金14.53万元,发放谷物联合收割机补贴资金50.3万元。沙洋县积极向县财政争取资金,拟拿一部分资金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完成好的乡镇每镇10万元进行考核补贴。加大秸秆收储利用企业培育,促进秸秆离田利用。截至目前,市场主体已达到180家,比上年增加21家,收储能力达到98万吨。其中年收储用秸秆量2万吨以上市场主体8家,比上年增加2家;1万吨以上28家,比上年增加19家;5000吨以上83家,比上年增加51家。全市规模以上主体秸秆五化利用量(2024年)达到105万吨,占全市1/3,主要为饲料化、燃料化,占利用量78.4%。
措施2完成情况:组织开展低茬******电视台、农机微信群、流动车载广播、入户下田宣传等方式对农户、作业农机手进行全覆盖宣传。1-9月******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低茬机收10次。结合“农机闹春耕”“三夏”大会战、机收减损等系列活动,开展低茬机收技术培训。3月11日,在东宝区子陵铺镇子陵村举办了农机“闹春耕”活动培训;5月14日,在掇刀区举办了荆门市油菜机收减损暨低茬机收推广现场会;6月14日,在京山市举办了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训;7月29日,在京山市举办了荆门市水稻机收减损暨低茬机收推进会。会上均对低茬机收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全面推广、严格督查、不留死角。9月5日,省农业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荆门掇刀区召开现场试验活动,研究生产中不同留茬高度对水稻机收成本、损失率的影响,拿出相对科学数据,指导农业生产。印发荆门市水稻秸秆低茬机收工作方案。印发了《荆门市“三夏”机收工作方案》《2024年荆门市水稻低茬机收作业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做好油菜、小麦机收工作的通知》《水稻低茬机收提醒函》,均明确提出低茬收割技术路线、作业要求等,要求机收留茬高度低于25cm、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5cm。对全市域秸秆相关农机具按国家政策优购优补、应补尽补。今年夏收、秋收期间,全市投入联合收割机2.5万台次(外地1万台),抢收油菜小麦400余万亩、水稻380万亩,全力组织机具进行秸秆打捆离田。全市引进大型圆捆打捆机具89台套,小型打捆机具600台套,打捆离田72万亩,打捆35万吨,离田率达20%,超去年8个百分点。掇刀区秸得宝、庆庆农机合作社和辖区村委会签订协议,整村推进水稻秸秆打捆离田,聘请6家河南专业打捆队伍,打捆3万亩,超1万吨;京山农机部门引导绿丰、力雄等农机合作社投资300万元,新购洋马半喂入收割机7台,开展低茬机收留整草,按每吨900元与贵州酒厂签订购销合同8000吨。今年,全市共受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请11855份,实施补贴资金971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2331台(套),惠及农户、农机经营主体等9280户。其中半喂入收割机、打捆机、旋耕机、铧式犁、翻转犁等秸秆相关农机具2200台套,补贴资金930万元。
******农村局、市农机发展中心负责人多次深入沙洋、钟祥、京山、东宝、掇刀等地田间地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油菜、小麦低茬机收情况进行暗访督查。5月20日,省农业农村厅检查组来荆督导夏******办公室覃双鹤主任一行深入我市京山市、钟祥市、东宝区、漳河新区等地,了解秋收农作物秸秆收储情况及秸秆饲料化、能源化以及销售情况、经济效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9月12日至20日,我局由相关领导带队,组成3******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艳带队到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沙洋县开展秸秆粉碎还田及打捆离田督导调研。结合“三夏”“三秋”,牵头指导各县市区对高留茬田块及时进行清荒灭茬,落实种满种足,消除焚烧隐患。印发《关于推进冬闲田秸秆机械灭茬翻耕工作的提醒函》,并制定《荆门市中心城区三区水稻秸秆机械灭茬翻耕活动方案》。10月25日上午,在掇刀区团林铺镇姚庙村举办第一场水稻秸秆机械灭茬推进活动。周边农民机手、种田大户50人参加。经现场测算,机械灭茬亩均成本约20元,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日均作业效率可达150亩。截至10月底,分别在掇刀区团林铺镇合星村、松店村,掇刀区麻城镇长兴村,子陵铺镇子陵村、七桥村,漳河新区漳河镇崔院村、付集村等地举办水稻秸秆机械灭茬推进活动12场次。严格落实低茬机收黑红榜制度。制定并下发《关于建立机收作业红黑榜制******农村局责成地方农业部门巡查检查,并进行批评教育。责成东宝区农机部门对本地1名机手(石桥驿机手,留茬过高2.3亩)进行了批评教育、签订低茬机收承诺书,并进行了翻耕处理。对江苏、河南、安徽等27名外地机手纳入不受欢迎跨区作业机手黑名单,禁止他们以后在荆门市范围内开展跨区机收作业。
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张华,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东宝区象山大道7号。
******农村局
2024年11月28日